發現榜樣——黃修誌:用心用功,天道酬誠-米兰体育全站

黨建思政

黨建動態

當前位置: 首頁 -> 黨建思政 -> 黨建動態 -> 正文

發現榜樣——黃修誌:用心用功,天道酬誠

信息來源: 發布日期:2019-06-14

魯東(dong) 大學文學院“發現榜樣”活動人選

為(wei) 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新時代黨(dang) 建思想,保持和發展黨(dang) 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更好發揮黨(dang) 員幹部先鋒模範作用,激勵各基層黨(dang) 組織和廣大黨(dang) 員幹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擔當作為(wei) 、狠抓落實”,今年“七一”前夕,魯東(dong) 大學文學院采取自下而上、上下結合的方式,充分發揚民主,廣泛聽取意見,評選、推薦張清芳、樸銀姬、黃修誌三位優(you) 秀典型為(wei) 魯東(dong) 大學文學院“發現榜樣”活動榜樣人選。


黃修誌:用心用功,天道酬誠

黃修誌,1987年生,山東(dong) 東(dong) 平人,2008年10月入黨(dang) ,現為(wei) 文學院碩士生導師、山東(dong) 省泰山學者青年專(zhuan) 家、山東(dong) 大學曆史文化學院博士後,致力於(yu) 古典文獻學、明清東(dong) 亞(ya) 史、儒學文化、語文教育史等研究。他先後獲聊城大學教育學學士(教育學專(zhuan) 業(ye) )、武漢大學文學碩士(國學與(yu) 漢學專(zhuan) 業(ye) )、複旦大學曆史學博士(曆史文獻學專(zhuan) 業(ye) ),讀博期間曾擔任博士班班長兼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求學期間獲中國寫(xie) 作學會(hui) “寫(xie) 作杯”全國文學藝術作品大賽一等獎、商務印書(shu) 館“漢譯世界學術名著杯”全國學術論文大賽一等獎、武漢大學優(you) 秀畢業(ye) 研究生、複旦大學優(you) 秀畢業(ye) 生、複旦大學研究生“學術之星”、教育部博士生國家獎學金、韓國國際交流財團獎學金、香港董氏東(dong) 方集團獎學金等。

26歲博士畢業(ye) ,2013年7月來魯東(dong) 大學文學院工作,在學院教務辦公室、膠東(dong) 文化研究院做兼職行政工作,曾任現代語文學教研室主任,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被借調至教育部語信司工作一年。工作六年來,黃修誌始終以一名優(you) 秀共產(chan) 黨(dang) 員的標準嚴(yan) 格要求自己,充分發揮先鋒模範角色,在工作作風、工作能力、工作業(ye) 績方麵均有突出表現。

在工作作風方麵,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深入學習(xi) ,廉潔自律。六年來,他積極向黨(dang) 組織靠攏並參加各種學習(xi) 活動,認真研讀馬列主義(yi) 經典著作和黨(dang) 的曆史文獻,認真領會(hui) 中央會(hui) 議、講話和文件精神,增強“四個(ge) 意識”,嚴(yan) 格按照中央“八項規定”展開工作。在借調教育部語信司工作一年中,多次在學習(xi) 十九大報告的座談中發表學習(xi) 心得並做報告,受到司領導的充分肯定。在文學院教師黨(dang) 支部的各項活動中,他也積極投身於(yu) 支部建設和學習(xi) 活動中,受到支部黨(dang) 員和全院教師的認可,多次獲得魯東(dong) 大學“先進工作者”。

在工作能力方麵,提前謀劃,主動作為(wei) ,簡潔高效,紮實進取。六年來,他積極響應學院和學校的號召,致力於(yu) 教學實踐和科學研究。他講授了6門本科生和研究生課程,在教學實踐基礎上主編出版了《語文課程與(yu) 教學發展簡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版)。同時,他多次應學院安排,多次擔任教育見習(xi) 、實習(xi) 帶隊老師,多次在煙台縣區、泰安指導學生實習(xi) 。經過紮實的努力,他在工作第二年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在教育部借調期間,他又配合領導在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甲骨文成功申報“世界記憶名錄”、語言文字規範標準、兩(liang) 岸語言文字合作交流等工作中貢獻力量。在部裏借調一年期間,他利用業(ye) 餘(yu) 時間專(zhuan) 門撰寫(xie) 並出版了文史隨筆集《京華望北鬥》(光明日報出版社2018年版),受到學界和社會(hui) 的廣泛好評。作為(wei) 東(dong) 北亞(ya) 研究院的一員,他積極協助負責人進行頂層設計和活動策劃,使研究院在省內(nei) 外的影響力進一步提高。

在工作成績方麵,教學相長,教研共進,保障質量,多麵突破。他注重與(yu) 學生的交流和人才培養(yang) ,在擔任兩(liang) 屆班主任期間,他充分發揮黨(dang) 組織的談話功能,與(yu) 兩(liang) 個(ge) 班的每位同學都進行了不少於(yu) 一小時的談話,每學期皆布置課外閱讀書(shu) 目。2018年他接手漢文本新生班,又創新工作方式,在班委會(hui) 基礎上創立“編委會(hui) ”,激發大家在閱讀和寫(xie) 作方麵的積極性,同時與(yu) 相關(guan) 老師策劃並舉(ju) 辦“石榴花講堂”12期,邀請12位校內(nei) 外學者為(wei) 大一新生班作求學、治學、訪學等經驗方法方麵的報告,擴大同學們(men) 的學科視野和國際視野,達到通識教育的目標,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目前“石榴花講堂”已經吸引院內(nei) 外和校內(nei) 外師生的廣泛關(guan) 注,成為(wei) 文學院的一種品牌活動。他的國家社科已結項,又獲得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麵上資助、特別資助。截止到2018年,他在權威期刊、核心期刊、海外期刊如《世界曆史》《讀書(shu) 》《史學月刊》《光明日報》《史林》《古代文明》《國際漢學》《韓國研究論叢(cong) 》《古籍整理研究學刊》《外國問題研究》《中國學研究》等用中文、韓文、英文發表論文20餘(yu) 篇,點校整理古籍若幹種,現已成長為(wei) 國內(nei) 外相關(guan) 研究領域的知名青年學者。他多次受邀赴中國香港、韓國、日本、美國等高校進行學術交流,入選為(wei) 哈佛燕京學社“亞(ya) 太研究新方法”高級研修項目學員。2018年12月,他入選為(wei) 泰山學者青年專(zhuan) 家,進入山東(dong) 省高層次人才庫。2019年受中央電視台科教頻道邀請,出鏡擔任央視《百家講壇》特別節目《絲(si) 路上的古城》(第二部)的助講嘉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