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十二五”重點學科“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簡介​-米兰体育全站

學術研究

米兰苹果直播下载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米兰苹果直播下载 -> 正文

山東省“十二五”重點學科“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簡介​

信息來源: 發布日期:2019-04-04

    批準時間: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於(yu) 2011年被山東(dong) 省教育廳批準為(wei) “十二五”省級重點學科。

學科特色:

本學科經過多年的建設發展,形成了五個(ge) 穩定的研究方向:中文信息處理、詞匯學與(yu) 詞典學、語言教學、漢語研究、語言與(yu) 文化傳(chuan) 播,優(you) 勢明顯,特色突出。中文信息處理、詞匯學與(yu) 詞典學兩(liang) 個(ge) 方向具有明顯優(you) 勢,在國內(nei) 外影響較大。

第一,文理交叉,突出應用,產(chan) 學研結合,社會(hui) 和經濟效益顯著。計算機與(yu) 語言學結合,著力開展語言應用研究,推動人工智能等應用技術發展。開發的語言資源轉讓給日本富士通公司、清華大學等單位,獲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第二,理論與(yu) 實踐、演繹與(yu) 歸納相結合,各個(ge) 方向互相支撐、相互促進。在語言資源開發實踐中建立相關(guan) 理論,將語言資源應用到語言信息處理、辭書(shu) 編纂、語言教學中,推動文化產(chan) 業(ye) 的發展,增強文化軟實力。同時,前沿的詞匯學、語義(yi) 學以及其他語言文字基本理論研究為(wei) 詞典理論研究與(yu) 編纂實踐提供有力指導,對促進詞典編纂事業(ye) 的健康發展具有積極意義(yi) 。

第三,積極服務現實與(yu) 地方,突出地域特色。配合國家的語文政策,麵向漢語漢字在社會(hui) 中的實際應用,積極進行漢語漢字規範化、普通話測評與(yu) 推廣研究。用現代數據庫技術進行音韻學研究,建立了“膠東(dong) 半島電子語音語料庫”,研究山東(dong) 省方言,為(wei) 地方普通話推廣和地方經濟發展服務。以新聞、廣告領域的語言規範實踐為(wei) 基礎,開展網絡語言與(yu) 網絡新聞研究以及相關(guan) 語言規範理論研究,與(yu) “膠東(dong) 在線”、“水母網”等大型網絡媒體(ti) 及多家廣告公司建立長期合作關(guan) 係。

第四,在古籍文本校勘的基礎上,積極開展典籍外譯工作。本學科研究人員參與(yu) 了多項國家重點古籍校點項目,並翻譯了大量的中國古代典籍,受到國家相關(guan) 部門的高度重視,本學科成員參與(yu) 翻譯的成果多次被選作國家領導人饋贈外賓的禮品。

學術隊伍

學科建立了完善的隊伍建設製度,擁有了一支結構合理的學術隊伍。目前,本學科擁有教授17名,副教授19名,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  27 名,山東(dong) 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zhuan) 家2人,山東(dong) 省教學名師2人,山東(dong) 省優(you) 秀研究生指導教師2名,1人被山東(dong) 師範大學聘為(wei) 合作博士生導師,2人被商務印書(shu) 館聘為(wei) 兼職研究員。

學科梯隊建設形成了一支年齡結構、知識結構、學緣結構合理的、富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教學、研究隊伍。同時,按照方向建設要求,學科各方向各設一名學科帶頭人與(yu) 4-6名關(guan) 鍵學術崗位,紮實有效地開展學術研究與(yu) 人才培養(yang) 工作。學術隊伍的全麵建設為(wei) 本學科的長久發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礎,提供了智力保障。學科自評專(zhuan) 家組認為(wei) 該學科教授、副教授等專(zhuan) 職人員的配備合理,每一方向都有學術帶頭人,帶頭人水平高,結構合理,隊伍實力強

科研成果:

本學科極為(wei) 重視科研立項工作,並在這方麵獲得了巨大成功。2011-2013年期間,本學科國家自然基金麵上、青年項目獲批3項,國家社科基金年度項目獲批5項,後期資助項目獲批4項,後期資助外譯項目1項。教育人文社科與(yu) 山東(dong) 省社科規劃等省部級項目35項,其他廳市級與(yu) 橫向項目若幹。科研經費屢攀新高,三年來,各項科研經費總額約500萬(wan) 。其中,2011年科研經費  75.6萬(wan) 元,2012年科研經費224.528萬(wan) 元,2013年科研經費189.8萬(wan) 元。在中國社會(hui) 科學出版社等出版學術專(zhuan) 著20餘(yu) 部。

自2011以來,本學科共出版專(zhuan) 著、教材18部,辭書(shu) 6部,包括《漢字與(yu) 教師書(shu) 寫(xie) 藝術》(高等院校教師專(zhuan) 業(ye) 發展係列教材,呂永進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續修四庫全書(shu) 總目提要經部箋證》(李士彪著,台北花木蘭(lan) 文化出版社2011年版),《嵇康美學思想述評》(盧政著,中國社會(hui) 科學出版社2011年版),《信息傳(chuan) 媒文化與(yu) 當代文藝生產(chan) 消費的新變》(秦鳳珍、何誌鈞等著,中國社會(hui) 科學出版社2012年版)、《朱子語類選中英文對譯》(翟江月著,廣西師大出版社2012年版)等。在《文學遺產(chan) 》、《教育研究》、《文史哲》、《語言文字應用》、《語文研究》、《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理論版等學術報刊、國際會(hui) 議發表論文180餘(yu) 篇,其中學校規定的A類7篇、B類17篇,CSSCI上發表66篇,新華文摘摘編1篇,EI檢索6篇、ISTP檢索2、SSCI論文1篇。取得《也談“名而動”結構》、《現代漢語新詞語計量研究與(yu) 應用》、《動作義(yi) 位釋義(yi) 的框架模式研究》等標誌性成果多項,在語言資源開發與(yu) 應用、辭書(shu) 編纂、新詞語研究、語法研究等方麵取得了新的突破,充分展示出該學科深厚的科研實力與(yu) 水平。

本學科2011至2013年,榮獲各類科研成果獎勵40多項,其中省部級獎項11項,包括山東(dong) 省社會(hui) 科學優(you) 秀成果獎二等獎2項,三等獎6項,泰山文藝獎1項,劉勰文學評論獎2項。其他獲獎又山東(dong) 省文化藝術科學優(you) 秀成果獎一等獎3項,山東(dong) 高校優(you) 秀科研成果獎二、三等獎4項,煙台市社科一、二、三等獎等16項。

人才培養(yang) :

本學科以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漢語言文字學、漢語國際教育、教育碩士(語文教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等碩士點為(wei) 依托,近年平均每年招生30多人,全部畢業(ye) 獲得學位,並順利就業(ye) 。積極開展研究生教學改革和課程建設,近年來獲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校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獲批省級人才培養(yang) 模式創新實驗區1項;獲批省級教改項目3項;獲得山東(dong) 省教育係統優(you) 秀調研成果一等獎1項、山東(dong) 省教育係統優(you) 秀調研成果三等獎1項;中文信息處理、語言學概論、現代漢語、程普通話語音、現代漢語修辭學、詞匯語義(yi) 學、現代漢語詞匯等7門課程被評為(wei) 省級精品課;歐美語言學、語料庫語言學、西方語言學簡史3門課程建設成為(wei) 校級優(you) 質課。支持研究生學術研究,在校碩士生人均發表論文2篇。本科人才培養(yang) 堅持“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原則,漢語言、漢語言文學兩(liang) 個(ge) 專(zhuan) 業(ye) 被評為(wei) 國家特色專(zhuan) 業(ye) ,漢語言、漢語言文學專(zhuan) 業(ye) 入選第一批山東(dong) 省了應用型特色名校工程建設專(zhuan) 業(ye) 。近幾年9篇論文被評為(wei) 山東(dong) 省優(you) 秀學士論文。本科畢業(ye) 生就業(ye) 率達95%。獲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在高等教育出版社、科學出版社等出版教材7部,其中《實用電子公文處理教程》獲全國學會(hui) 一等獎。

條件建設:

本學科與(yu) 教育部漢語辭書(shu) 研究中心、山東(dong) 省語言資源開發與(yu) 應用重點實驗室及漢語言文學教育研究所統籌共建,資源共享,擁有優(you) 越的條件。目前學科資料中心麵積300多平米,藏書(shu) 6萬(wan) 多冊(ce) ,大型圖書(shu) 80套;實驗室麵積1500多平米,儀(yi) 器設備價(jia) 值600餘(yu) 萬(wan) 元。每年投入經費100多萬(wan) 元以上。

學術交流:

學科非常重視國內(nei) 外學術交流,擴大合作範圍。2011年以來,本學科科研人員、團隊分別至日本、美國、德國等國家與(yu) 港台地區相關(guan) 高校訪問、交流,簽訂相關(guan) 合作辦學、研究協議。舉(ju) 辦國內(nei) 外各種學術會(hui) 議7次,鼓勵科研人員參加國內(nei) 外學術會(hui) 議,拓展學術視野。結合學科建設需要,通過名師講壇等形式邀請了日本千葉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台灣華梵大學、中國社科院、北京大學等一批國內(nei) 外著名專(zhuan) 家學者來校講學,與(yu) 台灣華梵大學中文係、日本千葉大學文學院、日本大學藝術學院、日本早稻田大學等建立了多種合作關(guan) 係,營造了濃鬱的學術氛圍,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麵,提升了本學科成員的研究水平。

管理製度:

學科管理製度健全,建立了由學校分管領導、院長、重點學科負責人三級負責製,保證了學科建設有效開展,管理績效突出。

建設規劃:

在十二五期間,本學科將本著  “創一流學科,出一流成果,建一流基地,育一流人才”的建設思路與(yu) 目標,進一步加大中文信息處理研究方向的建設力度,輻射和帶動其他研究方向的發展,重點建設中文信息處理、詞匯學與(yu) 詞典學、語言教學三個(ge) 研究方向,力爭(zheng) 使其成為(wei) 全省品牌方向。服務地方,強化地域特色,深入進行藝術生產(chan) 與(yu) 消費理論研究、膠東(dong) 文學(文化)的保護與(yu) 開發研究、魯大作家群研究。每個(ge) 方向組建一個(ge) 科研創新團隊,力爭(zheng) 使中文信息處理研究與(yu) 應用、詞匯學與(yu) 詞典學、語言教學三個(ge) 團隊達到省級水平,最終形成在省內(nei) 乃至國內(nei) 有較大影響和較強競爭(zheng) 力的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