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曆史文化學院特邀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中國人民大學曆史學院徐曉旭教授,以《古代希臘的語言與(yu) 文字》為(wei) 題,為(wei) 我院師生作專(zhuan) 題學術報告。
徐曉旭教授以希羅多德所述“希臘人具有相同的血緣與(yu) 語言、共同的神廟和祭禮、相同的習(xi) 俗”為(wei) 切入點,圍繞“希臘語與(yu) 印歐語”“希臘語與(yu) 前希臘語言底層”“邁錫尼希臘語和線性文字B”“字母時代的希臘語方言”“希臘文學與(yu) 傳(chuan) 統”“Koine:希臘語的‘共同語’”等六個(ge) 方麵進行講解,闡述了希臘語的分類、希臘語方言之間的關(guan) 係、希臘語的發展演變以及現代希臘語的主流發音。在報告中,徐曉旭教授從(cong) 印歐語係的發現、相似性、重構與(yu) 成員出發,從(cong) 語言和形態兩(liang) 方麵論證了希臘語是印歐語的一個(ge) 保守代表。他分析了希臘語與(yu) 前希臘語言底層的關(guan) 係,並對線性文字B的破譯過程進行了解讀。他指出字母時代的希臘語分四種方言,介紹了四種方言的地理分布以及從(cong) 腓尼基字母到希臘字母的曆史發展源流,解釋了文學作品中希臘語方言的運用以及希臘共同語發展到現代希臘語的過程。最後,在提問環節,徐曉旭教授對大家的疑惑和問題進行了耐心且詳細地解答。

徐曉旭,中國人民大學曆史學院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青年專(zhuan) 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子項目《劍橋古代史》《新編劍橋中世紀史》翻譯工程,主持國家社科青年基金項目,出版《腓利二世:霸權與(yu) 泛希臘主義(yi) 》等專(zhuan) 著,在《曆史研究》《世界曆史》等權威期刊發表論文多篇。(撰稿:隋雨佳 艾睿龍 審核:劉樹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