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東大學文學院肇始於1930年山東省第二鄉村師範學校“語文科”,1958年建係開始高等教育,1984年開始招收本科生。文學院曆史積澱深厚,名師輩出。著名作家
吳伯簫、何其芳、臧克家、馬少波、蕭平,語言學家羅竹風、張誌毅,民俗學家山曼等先生先後在此執教,培養出了中國作協副主席張煒、著名作家矯健、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首席專家王誌民等眾多優秀人才。
現開設漢語言文學(師範類)、漢語言、傳播學、廣播電視編導4個本科專業,其中漢語言、漢語言文學、傳播學為國家一流本科建設專業。生源來自全國,文理兼招,現有在校本科生1517人。
文學院現有教職工89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26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55人,兼職博士生導師2人,碩士研究生導師42人。教師隊伍中,山東(dong) 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zhuan) 家1人,山東(dong) 省重點學科(實驗室)首席專(zhuan) 家1人,泰山學者青年專(zhuan) 家2人,省教學名師2人,省智庫高端人才3人。學院各專(zhuan) 業(ye) 基礎課程逐步實現精優(you) 化,建設有國家級精品課程5門,省級精品課程12門。
文學院高度重視學科專(zhuan) 業(ye) 一體(ti) 化發展,2016年,漢語言專(zhuan) 業(ye) 群獲山東(dong) 省高水平應用型建設專(zhuan) 業(ye) 立項。該項目以漢語言專(zhuan) 業(ye) 為(wei) 核心專(zhuan) 業(ye) ,涵蓋漢語言文學、廣播電視編導、傳(chuan) 播學3個(ge) 專(zhuan) 業(ye) ,各專(zhuan) 業(ye) 協同推進,融合發展。
漢語言文學專(zhuan) 業(ye) ——“卓越語文教師的搖籃!”

漢語言文學專(zhuan) 業(ye) 文脈綿延,特色鮮明。專(zhuan) 業(ye) 繼承山東(dong) 省立萊陽鄉(xiang) 師、膠東(dong) 公學、萊陽師範文科傳(chuan) 統,曆經百年積澱,於(yu) 2010年被評為(wei) 國家級特色專(zhuan) 業(ye) 。2021年獲批國家一流本科建設專(zhuan) 業(ye) 。具有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學科教學語文專(zhuan) 業(ye) 碩士學位授予權、漢語國際教育專(zhuan) 業(ye) 碩士學位授予權。以張煒、矯健為(wei) 傑出代表的“魯東(dong) 大學作家群”享譽文壇。培養(yang) 目標:適應新時代中學語文教育的發展趨勢,服務於(yu) 國家基礎教育需求和山東(dong) 省的發展。專(zhuan) 業(ye) 致力於(yu) 培養(yang) 具有優(you) 秀思想政治素質、開闊視野、豐(feng) 富學科知識、出色教學能力和持久發展能力的卓越語文教師。畢業(ye) 生能夠在中學、教育機構等從(cong) 事語文教學、教學研究或教學管理等相關(guan) 工作。核心課程:現代漢語、古代漢語、語言學概論、文學概論、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和大學寫(xie) 作。
漢語言專(zhuan) 業(ye) ——“全國漢語言專(zhuan) 業(ye) 的佼佼者!”

漢語言專(zhuan) 業(ye) 1999年被教育部批準招生,2007年評為(wei) 國家級特色專(zhuan) 業(ye) ,2019年獲首批國家一流本科建設專(zhuan) 業(ye) 。本專(zhuan) 業(ye) 麵向產(chan) 業(ye) ,突出應用,產(chan) 學研相結合,在語言資源開發與(yu) 應用和辭書(shu) 編纂出版領域處於(yu) 全國領先地位。2021年、2022年全國第三方大學評價(jia) 谘詢機構艾瑞深校友會(hui) 網(Cuaa.Net)公布的中國一流專(zhuan) 業(ye) 排名中,魯東(dong) 大學漢語言專(zhuan) 業(ye) 全國排名第二,為(wei) 六星級專(zhuan) 業(ye) 。培養(yang) 目標:專(zhuan) 業(ye) 以產(chan) 業(ye) 需求為(wei) 導向,應用型教學與(yu) 產(chan) 學研結合,培養(yang) 有社會(hui) 責任感、良好人文素養(yang) 、專(zhuan) 業(ye) 知識紮實、學科基礎寬厚、學術視野開闊以及強實踐和創新能力的本科生。畢業(ye) 生可從(cong) 事語言資源開發應用、辭書(shu) 編輯出版、語言教學、語言服務等領域的工作,或選擇繼續深造,未來成長為(wei) 語言研究、語言教學、語言服務領域的優(you) 秀人才。核心課程:現代漢語、古代漢語、語言學概論、中文信息處理、漢字學等。
傳(chuan) 播學專(zhuan) 業(ye) ——“異軍(jun) 突起的傳(chuan) 媒力量!”

傳(chuan) 播學專(zhuan) 業(ye) 創建於(yu) 2014年,2015年開始本科專(zhuan) 業(ye) 的招生,是國家一流本科專(zhuan) 業(ye) 。2016年與(yu) 煙台市委宣傳(chuan) 部共建新聞傳(chuan) 播學院。2019年開始招收首批專(zhuan) 業(ye) 碩士。2021年在校友會(hui) 排名中專(zhuan) 業(ye) 位列全國第17位,省內(nei) 第1位。培養(yang) 目標:以服務國家新聞傳(chuan) 播需求和山東(dong) 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為(wei) 導向,旨在培養(yang) 具有良好政治素質、先進傳(chuan) 播理念、寬闊視野、跨學科知識、協作溝通能力以及文化創意和新聞策劃采寫(xie) 能力的新聞傳(chuan) 播人才。畢業(ye) 生可在政府部門、新聞出版機關(guan) 、學校、企事業(ye) 單位等機構從(cong) 事信息采編傳(chuan) 播、網站策劃與(yu) 管理等工作。預計畢業(ye) 5年後成為(wei) 具備較強組織力和領導力的優(you) 秀新聞傳(chuan) 播人才,未來將發展為(wei) 卓越的新聞傳(chuan) 播人才。核心課程:傳(chuan) 播學概論、新聞學概論、跨文化傳(chuan) 播、新媒體(ti) 研究、新聞采訪與(yu) 寫(xie) 作等。
廣播電視編導專(zhuan) 業(ye) ——“追逐光影,演繹非凡人生!”

廣播電視編導專(zhuan) 業(ye) 創建於(yu) 2009年,是山東(dong) 省廣播電視傳(chuan) 媒領域人才培養(yang) 、科學研究和影視創作的重要基地之一。專(zhuan) 業(ye) 擁有山東(dong) 省廣電總局備案的廣播電視工作站、全媒體(ti) 實驗中心,是中國高校影視學會(hui) 會(hui) 員單位,山東(dong) 省高校影視傳(chuan) 媒聯盟理事單位。培養(yang) 目標:專(zhuan) 業(ye) 重視應用型人才培養(yang) ,堅持成果導向、突出實踐能力、培育文化底蘊、強化專(zhuan) 能技術,形成了課程、平台、實踐三位一體(ti) 建設與(yu) 創新創業(ye) 的專(zhuan) 業(ye) 特色。立足山東(dong) ,麵向全國,致力於(yu) 培養(yang) 具有廣播電視、電影的策劃、製作和編導能力的複合型創作人才。畢業(ye) 生能在廣播電視台、影視公司、廣告公司及其他企事業(ye) 單位勝任廣播電視編導、紀錄片創作、頻道與(yu) 欄目策劃、節目采訪製作以及新媒體(ti) 內(nei) 容生產(chan) 等工作。核心課程:包括視聽語言、傳(chuan) 媒寫(xie) 作、電視攝像、影視剪輯藝術、電視節目製作等。
學院教學條件優(you) 良,設有國家級數字化語言文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山東(dong) 省語言與(yu) 文學藝術產(chan) 業(ye) 人才培養(yang) 模式改革試驗區,建有全媒體(ti) 實驗中心,設備總值2000餘(yu) 萬(wan) 元,數量4403件。學院高度重視教學改革,近三年獲批教育部新文科建設項目1項,山東(dong) 省教學改革重點項目8項;教學成果豐(feng) 碩,先後獲得國家級優(you) 秀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山東(dong) 省優(you) 秀教學成果獎二等獎4項;堅持專(zhuan) 業(ye) 融合,產(chan) 學研用結合,培養(yang) 了大批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強能力的語言與(yu) 文學藝術應用型高水平人才。
文學院重視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設,依托平台開展有組織科研和研究生教育。設有國家語委“漢語辭書(shu) 研究中心”、教育部國別與(yu) 區域研究中心“東(dong) 北亞(ya) 研究院”、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山東(dong) 省語言資源開發與(yu) 應用重點實驗室、山東(dong) 省人文社科研究平台“中華文化海外傳(chuan) 播與(yu) 反觀研究基地”、校級研究平台“言語矯治與(yu) 語言康複研究中心”“融媒體(ti) 研究院”,建有數字化語言文學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數字化語言文學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2個(ge) 實驗室。
科研穩步提升。近年來,獲批各類科研項目400餘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8項,省部級項目74項,市廳級項目18項,橫向課題100餘項,獲批科研經費總額1400餘萬元;在商務印書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中華書局等出版各類專著、詞典、教材70多部;在《文學遺產》《人民日報》等刊物發表論文510篇;獲批各類科研成果獎100多項,其中,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等省部級獎以上獎勵10項。
與日本大學、千葉大學、二鬆學舍大學、韓國嶺南大學、台灣華梵大學、美國伊利諾伊理工大學開展學術交流,聯合日本、韓國等高校聯合舉辦國際學術會議10次,舉辦國內學術會議30次。聘請劍橋大學袁博平教授、中國作協副主席張煒為名譽院長,聘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等知名專家為兼職教授,定期在我院開設名師講壇。
學院在人才培養(yang) 過程中堅持以學生為(wei) 主體(ti) ,秉承“打開一扇窗,照進一道光”的人文精神和“跨學科、跨文化、跨層次”的通識理念,服務地方企事業(ye) 單位。引導和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類學科與(yu) 專(zhuan) 業(ye) 競賽、實踐活動、誌願服務和創新創業(ye) 等。連續十餘(yu) 年組織大學生“三下鄉(xiang) ”活動,結合專(zhuan) 業(ye) 特點積極參與(yu) “互聯網+”和挑戰杯等各級各類創新創業(ye) 實踐項目。

《“蘭(lan) 桂枝”言語矯治與(yu) 語言康複服務基地》在全國大學生創業(ye) 大賽公益創業(ye) 賽中榮獲金獎、山東(dong) 省互聯網+金獎;《“星”燈璀璨——新媒體(ti) 賦能鄉(xiang) 村青年的先行者》獲山東(dong) 省互聯網+金獎;《啓源甲骨——冷門絕學創新傳(chuan) 承公益服務社團》獲山東(dong) 省互聯網+金獎。


學生在實踐領域獲得了矚目的成績。近三年7部作品在亞(ya) 洲國際青年電影節、釜山國際影像節等國際賽事中獲獎。與(yu) 一線影視特效公司合作製作影視作品30餘(yu) 部。
行而不綴,沐光而行。學院黨(dang) 員誌願服務隊結合各學科專(zhuan) 業(ye) 基本特點和社會(hui) 實際需求,重視在豐(feng) 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中貫穿實踐對大學生的引導作用,不斷探索創新,增強團隊建設,培養(yang) 全麵發展的應用型人才。 黨(dang) 員誌願服務隊參與(yu) 魯東(dong) 大學語康中心“關(guan) 注語言健康”係列公益·社區服務專(zhuan) 場活動、大學生社區服務計劃、芝罘區“迎五四”青年歌會(hui) 暨“暖新”青年音樂(le) 節誌願服務工作、芝罘區第二屆紅領巾講解員選拔大賽誌願服務工作等。
學院官網:
https://www.chinese.ldu.jnlcdc.com/index.htm
微信公眾(zhong) 號:
魯東(dong) 大學文學院
招生谘詢電話:
0535-6672782 668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