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4日下午,上海電影家協會(hui) 副主席、上海戲劇學院博士生導師石川教授應邀到魯東(dong) 大學文學院進行學術交流,並做了題為(wei) 《消費升級與(yu) 內(nei) 涵增長:基於(yu) C2B模式的眾(zhong) 籌點映發行渠道》的學術報告。報告由文學院副院長薑嵐教授主持,文學院師生100餘(yu) 人聆聽報告。

石川教授從(cong) “2018-2020,中國從(cong) 全球第二大國內(nei) 市場走向第一”、“中國市場的結構性矛盾”、“改革開放40年4件事”和“院線市場的痛點”和“C2B模式的市場機會(hui) 日趨成熟”等五個(ge) 方麵對中國電影市場當下困境與(yu) 未來走向做出了深入的剖析和論證,總結了中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上海藝術電影聯盟、百老匯電影中心以及大象點映等新的發行機構和發行方式在電影市場消費升級和內(nei) 涵增長過程中所做嚐試和取得的成績。

石川表示,中國電影市場已經進入新時代,進入一個(ge) 發展的關(guan) 鍵時刻,我們(men) 要充分認識和估量過去由於(yu) 片麵追求高速發展而積累下來的各市場上的問題,既不能盲目自信,也不能過度悲觀,而應該盡快促進電影市場院線模式優(you) 化,為(wei) 中國電影的可持續繁榮發展奠定新的堅實的基礎。
石川係上海戲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電影學者、電影監製、製片,兼任上海電影家協會(hui) 副主席、中國電影家協會(hui) 理事、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hui) 理事、教育部藝術專(zhuan) 業(ye) 碩士教育指導委員會(hui) 委員等。先後承擔多項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在《文藝研究》等C刊上發表論文60餘(yu) 篇;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主流媒體(ti) 發表影視評論300餘(yu) 篇;主編《中國新文學大係》(第5輯電影卷)(上、下)、《謝晉電影選集》(1-6卷)、《流年未肯付東(dong) 流——吳貽弓》等學術書(shu) 籍9部;擔任監製、製片、策劃的影片有《上海公園》、《到阜陽六百裏》、《甜心巧克力》、《我的詩篇》等,曾獲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紀錄片金爵獎、夏威夷國際電影節紀錄片特別貢獻獎、台灣金馬獎最佳原創劇本獎、華語電影傳(chuan) 媒大獎及韓國光州國際電影節組委會(hui) 大獎、香港國際電影節“火鳥大獎”等。 (撰稿:孫鵬 審核:薑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