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舉行“我和我的祖國——中華文化經典 講、誦、寫係列活動”-米兰体育全站

新聞動態

學院動態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院動態 -> 正文

文學院舉行“我和我的祖國——中華文化經典 講、誦、寫係列活動”

信息來源: 發布日期:2019-05-21

2019年5月14下午,文學院在南四教學樓演播廳舉(ju) 辦了“我和我的祖國——中華文化經典講、誦、寫(xie) 係列活動”。研究生院向平院長、李沂蔚老師,文學院胡曉清院長、張天波書(shu) 記、董希文副院長、李士彪教授、黃洽教授、秦躍宇副教授出席活動。各學院研究生代表參加活動。活動由王棟鑠、範倩文同學主持。

活動伊始,董希文副院長介紹出席活動的領導、專(zhuan) 家並致辭。董希文副院長感謝研究生院長期以來對文學院研究生教育的支持與(yu) 幫助。董希文副院長指出,舉(ju) 辦此次活動,目的在於(yu) 引導研究生積極傳(chuan) 承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和發揚愛國主義(yi) 精神。

係列活動中的“講”是從(cong) 學術研究的角度對愛國主義(yi) 題材的詩詞進行探討。

文學院李士彪教授作為(wei) 特邀專(zhuan) 家為(wei) 參加活動的同學做了《中國傳(chuan) 統文化與(yu) 愛國主義(yi) 》的學術報告。李士彪教授講解了“天下興(xing) 亡,匹夫有責”“為(wei) 國捐軀”“苟利社稷,生死以之”“位卑未敢忘憂國”等經典愛國詩句最初的出處、演化過程和背後蘊含的典故。李教授的報告深入淺出,使同學們(men) 深刻體(ti) 會(hui) 到了傳(chuan) 統文化中豐(feng) 富濃厚的愛國主義(yi) 思想。

在研究生學術報告環節,2018級中國語言文學專(zhuan) 業(ye) 王研同學以《試論稼軒詞用典的特色》為(wei) 題,結合《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一詞,深入分析了辛棄疾詞作中的用典技巧。2018級中國語言文學專(zhuan) 業(ye) 劉浩翔同學作題為(wei) 《陸遊愛國詩歌與(yu) 傳(chuan) 統文化精神》的報告,介紹了陸遊愛國詩作中的傳(chuan) 統文化精神元素。

係列活動中的“誦”是對愛國詩詞的吟詠和歌唱。

在激昂的音樂(le) 伴奏下,張震、薑明倩、鄭莉同學吟誦了《破陣子》,該詞選取《永遇樂(le) ·京口北固亭懷古》、《破陣子·為(wei) 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等知名愛國詞作中的部分語句重新組合而成,鏗鏘有力,表達了守邊將士的愛國之情。張倍倍、陳小蕾、李會(hui) 真和司喜喜同學在清新明快的音樂(le) 中吟誦了《采薇》和《滿庭芳》,表達了思夫女性的愛國熱情。王學蕊、範倩文、李浩囡和蔣慧馨同學吟誦、歌唱的《沁園春·雪》,聲情並茂,慷慨激昂,抒發了青年人的愛國之情。吟誦歌唱活動贏得了現場陣陣掌聲。

係列活動中的“寫(xie) ”是對愛國題材的書(shu) 法和繪畫作品進行展示,對愛國主義(yi) 題材詩詞進行鑒賞。

在書(shu) 畫展示環節,2018級中國語言文學專(zhuan) 業(ye) 李鑫同學展示了歐體(ti) 書(shu) 法《出塞》,2018級漢語國際教育專(zhuan) 業(ye) 的李會(hui) 真、路篤輝同學分別展示了正楷書(shu) 法《辛棄疾詞》和行草書(shu) 法《從(cong) 軍(jun) 行》。書(shu) 法作品幅幅筆力勁挺,收放有度。2018級學科教學(語文)專(zhuan) 業(ye) 的李雙、張瑤瑤同學的書(shu) 畫作品《滿江紅》和王如意、李旭同學的書(shu) 畫《漁家傲·秋思》,充滿了詩情畫意,詩歌中的情境經畫筆描繪後躍然紙上。在場觀眾(zhong) 對書(shu) 法和繪畫作品均讚歎不已。

在詩詞鑒賞環節,2017級中國語言文學成洋同學鑒賞了聞一多的詩歌《死水》,2018級中國語言文學卞慧敏同學鑒賞了餘(yu) 光中的詩歌《當我死時》。兩(liang) 位同學深入解讀文本,結合詩歌的創作背景、包含的意象和藝術特色,將兩(liang) 首詩歌中濃鬱的愛國情感介紹給在場觀眾(zhong) 。

最後,董希文副院長作總結講話,對本次活動給予了高度肯定,並希望同學們(men) 在將來的學習(xi) 生活中繼續學習(xi) 、研究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把愛國主義(yi) 精神弘揚好。

本次活動是2019年研究生學術活動月和第十八屆研究生學術論壇的一部分。活動旨在引導研究生堅定理想信念,樹立報國情懷,展現青春風采,不斷提升學術素養(yang) ,教育研究生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而刻苦學習(xi) 。同學們(men) 在活動後紛紛表示受到了精神洗禮,擴大了學術視野,一定會(hui) 更加努力鑽研學術,學好本領,將來為(wei) 祖國建設作出自己的貢獻。(撰稿:劉浩翔  審核:胡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