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到1月14日,人文學院啟源甲骨社團成員赴洛陽博物館、安陽博物館、中國文字博物館、殷墟博物館調研,深入了解甲骨文所承載深厚的曆史思想和文化價(jia) 值,為(wei) 社團探索數字化賦能甲骨文創新傳(chuan) 承新途徑、完善社團新媒體(ti) 平台建設搜集材料。

本次調研的河南這四家具有代表性的博物館皆陳列了珍貴的青銅器、陶器、玉器、甲骨等考古文物,在參觀過程中,社團成員們(men) 領略了不同時期的文物風采,深入了解了漢字的字理結構、曆史演變、發展曆程、文化內(nei) 涵和書(shu) 法藝術。在新時代背景下,博物館善於(yu) 運用數字化技術手段創新展示傳(chuan) 播形式,讓成員們(men) 沉浸式體(ti) 驗漢字與(yu) 傳(chuan) 統文化的獨特魅力。通過實地調研,成員們(men) 更深刻的領悟甲骨文在中華文明、甚至世界文明中的曆史地位,夯實社團成員們(men) 的專(zhuan) 業(ye) 知識,為(wei) 後續教育教學推廣與(yu) 數字化平台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本次調研活動開拓了社團成員的眼界,助力推動甲骨文教育教學和信息技術深度融合,建設更全方位、寬領域、多渠道的甲骨文傳(chuan) 播機製,從(cong) 而激發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生機與(yu) 活力,吸引更多人關(guan) 注甲骨文等古老文字,為(wei) 增強國人文化自信,賡續中華文脈作出貢獻。(人文學院 撰稿:車安琦 審核:王芹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