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效傑,男,1976年生,山東(dong) 鄆城人,2000年畢業(ye) 於(yu) 煙台師範學院曆史係,獲曆史學學士學位。2003年畢業(ye) 於(yu) 河北師範大學曆史文化學院,獲曆史學碩士學位。2003起任職於(yu) 山東(dong) 工商學院,先後在黨(dang) 委宣傳(chuan) 部、學報編輯部、馬克思主義(yi) 學院任助教、助理研究員、編輯、副編審等,講授中國傳(chuan) 統思想文化、形勢與(yu) 政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等課程。2017年12月——2019年2月赴韓國高麗(li) 大學訪學。2019年畢業(ye) 於(yu) 首都師範大學曆史學院,獲曆史學博士學位。現為(wei) 曆史文化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wei) 隋唐五代史、中古東(dong) 亞(ya) 史、絲(si) 綢之路史。
近5年主持項目:
山東(dong) 省社會(hui) 科學規劃項目“全球史視閾下隋唐時期的東(dong) 亞(ya) 認知問題研究”,項目編號:17CLSJ09。
山東(dong) 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hui) 科學研究計劃項目“全球史視閾下七至九世紀山東(dong) 半島與(yu) 東(dong) 亞(ya) 國家的文化互動”,項目編號:J17RA072。
近5年參與(yu) 項目:
國家社會(hui) 科學基金重大招標項目“漢唐間絲(si) 綢之路曆史書(shu) 寫(xie) 和文學書(shu) 寫(xie) 文獻資料整理與(yu) 研究”,項目編號:19ZDA261。
國家社會(hui) 科學基金項目“全球史視野下漢唐絲(si) 綢之路多元文明互動中的殊方異域外來風研究”,項目編號:17BZS007。
北京市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殊方異域外來風——全球史視野下中古絲(si) 綢之路多元文明互動”,項目編號:16LSA003。
山東(dong) 省社會(hui) 科學規劃重點研究項目“唐代商業(ye) 經營的動態研究”,項目編號:18BSJ01。
近5年主要論文:
《從(cong) 商人與(yu) 鯨魚故事的流播看海上絲(si) 綢之路多元文明的互動》,《國際漢學》2021年第4期。
《唐代賓禮與(yu) 亞(ya) 洲格局——讀王貞平〈唐代賓禮研究〉》,《唐史論叢(cong) 》第31輯,2020年7月。
《唐代契約的動態考察——以〈趙江陰政事〉和〈李娃傳(chuan) 〉為(wei) 中心》,《思想戰線》2019年第4期。
《絲(si) 綢之路與(yu) “東(dong) 國”的指向和變遷》,《唐史論叢(cong) 》第28輯,2019年2月。
《唐代東(dong) 亞(ya) 海上交通網中的“德物島”海域》,《煙台大學學報》2019年第2期。
《唐初的遼東(dong) 之役與(yu) 東(dong) 亞(ya) 的海上交通》,《暨南史學》第17輯,2018年12月。
《明代民間公文紙本古籍的史料價(jia) 值》,《中國社會(hui) 科學報》2018年1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