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舉辦嶺雲講堂關注書評、論文的寫作與發表-米兰体育全站

新文科建設

石榴花係列

當前位置: 首頁 -> 石榴花係列 -> 正文

文學院舉辦嶺雲講堂關注書評、論文的寫作與發表

信息來源: 發布日期:2024-04-17

4月17日晚,由石榴花讀書(shu) 堂和《石榴花》雜誌聯合主辦的嶺雲(yun) 講堂第3講在魯東(dong) 大學文學院328教室成功舉(ju) 辦。本次講堂由黃修誌老師主講,主題為(wei) “器識為(wei) 先:書(shu) 評、論文的寫(xie) 作與(yu) 發表”,石榴花讀書(shu) 堂碩研部胡明宇擔任主持人。本次講堂吸引了校內(nei) 各學院研究生、本科生的熱烈參與(yu) ,座無虛席。

講堂伊始,黃修誌老師就講堂主題作了剖析,“器識為(wei) 先”出自顧炎武《與(yu) 人書(shu) 》:“士當以器識為(wei) 先,一命為(wei) 文人,無足觀矣。”他認為(wei) 讀書(shu) 寫(xie) 作應重視器識,即敏銳眼光、深刻洞察、廣闊格局、行動能力。

黃老師根據自己、師友、學生成長的真實案例,闡明讀書(shu) 、寫(xie) 作砥礪成長的意義(yi) ,指出當今大學生閱讀存在“同質化”“碎片化”“淺表化”問題,推薦同學們(men) 多讀論著、多寫(xie) 書(shu) 評,展開跨學科閱讀和研究性寫(xie) 作。隨後,他詳細分析了讀書(shu) 寫(xie) 作的六個(ge) 層次,強調了謀篇布局、邏輯層次、問題意識等要素,認為(wei) 寫(xie) 書(shu) 評的關(guan) 鍵在於(yu) 理解作者觀點的生產(chan) 鏈、重塑作者思想的生命力、檢驗作者論證的有效性、對比延伸此話題的關(guan) 聯。他推薦了《讀書(shu) 》《中國圖書(shu) 評論》《中華讀書(shu) 報》《上海書(shu) 評》等刊登書(shu) 評的紙媒或微信公眾(zhong) 號。為(wei) 讓同學們(men) 進一步理解書(shu) 評寫(xie) 作的方法,黃老師分享了大量與(yu) 同學們(men) 關(guan) 於(yu) 書(shu) 評寫(xie) 作的郵件和討論,針對各種類型的書(shu) 籍評論寫(xie) 作提出了建議,同時,他還以自身發表書(shu) 評和論文的經曆為(wei) 例,分析了書(shu) 評和論文之間的關(guan) 聯,介紹了學術論文寫(xie) 作規範和要點,分享了論文投稿發表的方法與(yu) 技巧。在最後的問答環節,黃老師悉心解答同學們(men) 關(guan) 於(yu) 文藝評論、學術評論等方麵的問題。

據悉,嶺雲(yun) 講堂是文學院新型學生社團石榴花讀書(shu) 堂的“十朵金花”之一,秉承“打開一扇窗,照進一道光”的人文精神和跨學科、跨文化、跨層次的通識教育,與(yu) 《石榴花》雜誌、石榴花大講堂、石榴花小講壇、石榴花觀書(shu) 會(hui) 、石榴花觀影會(hui) 、石榴花訪修營、石榴花書(shu) 評隨筆大賽、石榴花學術調研課題、石榴花閱讀推廣服務基地等特色活動一脈相承,旨在探索“新文科”教育的新模式,構建“新文科師生閱讀研究共同體(ti) ”。今後,石榴花讀書(shu) 堂將繼續秉承“石榴花精神”,以學生成長和人才培養(yang) 為(wei) 中心,係統謀劃,創新轉化,以更優(you) 更新的活動服務全校師生,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文學院撰稿:馬小斐 審核:於(yu) 建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