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由石榴花讀書(shu) 堂和貝殼文學社聯合舉(ju) 辦的石榴花大講堂第50講暨“貝殼說”第8期在文學院演播廳成功舉(ju) 辦。文學院副教授薑娜老師以“我在日本看博物館文創”為(wei) 主題作了精彩報告,引起各學院同學們(men) 的關(guan) 注和參與(yu) ,石榴花讀書(shu) 堂白煜和貝殼文學社單天賜擔任主持人。
首先,薑娜老師通過展示自己在日本博物館發現的文創作品,引出中國博物館文創發展迅速、接受度高的特點。她認為(wei) ,中國本土博物館文創作品並不是近現代才興(xing) 起的,而是一直火熱,今天迎來它的一個(ge) 新高潮,文創作品正作為(wei) 一種文化符號激起人們(men) 心中的自豪感。
其次,薑娜老師指出,博物館不僅(jin) 有文化意義(yi) ,還是與(yu) 當地企業(ye) 經濟發展直接聯係的紐帶。博物館文創作品的出現,將人們(men) 的精神文化和思想觀念具象化,從(cong) 哈達到口紅,正在發揮著它們(men) 本身的經濟和文化價(jia) 值。
最後,就文創作品的蓬勃發展,薑娜老師指出:生活化是文創作品成功的最大原因,文創本身就是文物的再發展,如同曆代收藏家在名貴書(shu) 畫上留下自己的印章,文創作品就要有現代的氣息。相比起端坐在玻璃展櫃裏的文物,出現在小攤上的精美的小物件更容易引起人們(men) 的喜歡。走進生活,融入生活,在自身意義(yi) 仍舊出彩的情況下把人們(men) 的生活作為(wei) 創作本位,這或許就是文創發展的目標。
據悉,石榴花大講堂是文學院新型學生社團石榴花讀書(shu) 堂的係列活動之一,秉承“打開一扇窗,照進一道光”的人文精神和“跨學科、跨文化、跨層次”的通識教育,與(yu) 石榴花小講壇、石榴花觀書(shu) 會(hui) 、石榴花書(shu) 評隨筆大賽、《石榴花》雜誌、石榴花訪修營、石榴花學術調研課題、石榴花閱讀推廣服務基地等活動一脈相承,旨在探索“新文科”教育的新模式,構建“新文科師生閱讀研究共同體(ti) ”。今後,石榴花讀書(shu) 堂將繼續秉承“石榴花精神”,以學生成長和人才培養(yang) 為(wei) 中心,係統謀劃,創新轉化,以更優(you) 更新的活動服務全校師生,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文學院 撰稿:李潤之 審核:於(yu) 建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