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文學院嶺雲(yun) 講堂第4期在南四教學樓111室舉(ju) 行,文學院副教授王飛燕老師以“碎片光影:《紅樓夢》中的判詞解讀”為(wei) 主題,從(cong) 原典閱讀、判詞解讀、接受美學三方麵作了精彩報告。本次講堂由石榴花讀書(shu) 堂碩研部韓燕亭同學主持,吸引了不少師生積極參與(yu) 。
王飛燕老師簡單介紹了《紅樓夢》的不同版本,通過判詞中“襲人”還是“龍人”、“霽日”還是“霽月”等問題,建議同學們(men) 一定要有讀原典的意識。她剖析了自身在新近閱讀中發現的問題,如“肮髒”可以讀作“慷葬”,二者形成截然相反的意味,啟發大家在閱讀原典時要常看常新,注意判詞中的“皆非生其地之意”。她以魯迅先生對《紅樓夢》的評價(jia) 為(wei) 切入點,提出“作品的完成在讀者”這一觀點。最後,王老師一一解答了現場師生提出的諸多問題。
據悉,嶺雲(yun) 講堂是文學院新型學生社團石榴花讀書(shu) 堂的“十朵金花”之一,秉承“打開一扇窗,照進一道光”的人文精神和跨學科、跨文化、跨層次的通識教育,與(yu) 《石榴花》雜誌、石榴花大講堂、石榴花小講壇、石榴花觀書(shu) 會(hui) 、石榴花觀影會(hui) 、石榴花訪修營、石榴花書(shu) 評隨筆大賽、石榴花學術調研課題、石榴花閱讀推廣服務基地等特色活動一脈相承,旨在探索“新文科”教育的新模式,構建“新文科師生閱讀研究共同體(ti) ”。今後,石榴花讀書(shu) 堂將繼續秉承“石榴花精神”,以學生成長和人才培養(yang) 為(wei) 中心,係統謀劃,創新轉化,以更優(you) 更新的活動服務全校師生,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文學院 撰稿:韓燕亭 審核:於(yu) 建永)
